9月27日,陕西日报发表了《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一文。就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采访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平教授。
原文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1909/27/content_44903.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原文如下:
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宣言署名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
在我省引起强烈反响
本报讯 (记者 吕扬 梁潇)9月26日,本报刊发了署名宣言的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在我省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当代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强教授表示,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就开始对国家现代化苦苦探寻,以使中国摆脱落后挨打之窘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道路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短短几十年时间,当代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望历程,总结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民主集中制,推动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教授王彦军说,“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平表示,新中国之“新”,不仅在于国号之新、山河之新,更在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气象之新,在于面对艰难困苦而百折不挠、昂扬进取的精神之新。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经过人民的努力奋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