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性别:男
民族:汉
职称:教授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出生年月:1973年10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符号学
二、学历背景
2000年9月-2003年7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1997年9月-2000年7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硕士学位;
1993年9月-1997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学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2024年11月-今,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11月-2024年10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11月-2012年10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3年11月-2005年10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师;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助教。
四、社会兼职
2023年-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2016年-今,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2023年-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理事;
2025年-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
2017年-今,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
2010年-今,全国毛泽东哲学学会理事;
2004年-今,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
五、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毛泽东邓小平哲学、社会哲学、历史哲学、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专题研究、社会历史哲学专题研究、毛泽东哲学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题研究、哲学经典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专题研究。
六、课题研究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2021-2026年,80万元,在研。
(2)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研究”,2015-2020年,35万元,已结项。
(3)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化视野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09-2014年,10万元,已结项。
(4) 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重大课题“现代化视野内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2015-2018年,12万元,已结项。
(5)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13-2016年,20万元,已结项。
七、著作教材
(1) 专著:《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 专著:《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 专著:《中国道路: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湖北人民出版社2018版。
(4) 编著:《列宁、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5) 编著:《李达全集》,参编第一、五、九、十卷共计89万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6) 参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7) 执行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集刊,共4辑。
八、代表性学术论文
[1] 赵士发,孙明东.毛泽东的“现代”概念及其重要意义[J].毛泽东研究,2024,(04):90-98.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 赵士发,张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J].江西社会科学,2024,44(02):5-13+206.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 赵士发.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 赵士发,宋雅萍. 毛泽东革命话语的内在逻辑和现代化意蕴[J]. 毛泽东研究,2022,(03):73-82+128.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5] 赵士发,张昊.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02):1-7.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6] 赵士发,赵欢. 对《资本论》辩证法的误解及其理论效应[J]. 江汉论坛,2021,(11):39-44.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 赵士发,艾师伟.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与西方近代哲学资源[J]. 毛泽东研究,2020,(06):102-111.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8] 赵士发.毛泽东对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历史贡献[J].毛泽东研究,2019,(2)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9] 赵士发.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前提性问题[N].光明日报,2018.7.23:15.
[10] 赵士发, 宋雅萍. 论毛泽东的矛盾观与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J].毛泽东研究,2018, (1):64-70.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 赵士发.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观意蕴[J]. 理论探索, 2017, (3):49-54.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12] 赵士发, 王颖辉. 《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内在关联及时代价值[J]. 江西社会科学, 2017, 第37卷(7):5-11.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18,(1).
[13] 赵士发, 郑棪方. 毛泽东民主思想对民粹主义的三重超越[J].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7, (4):49-56.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4] 赵士发.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J].毛泽东思想研 究,2016,33(06):19-23.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5] 赵士发. 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双重构建[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3-31(006).CSSCI.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16] 赵士发.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应避免的几个误区[N].光明日报,2016.11.2:14.CSSCI.
[17] 赵士发, 李燕. 多元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第52卷(5):18-24. CSSCI.
[18] 赵士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观战略与微观机制 [J]. 理论视野, 2014, (6):11-13.CSSCI
[19] 赵士发, 宋雅萍.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内的“实事求是”——兼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6-10,77.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 赵士发.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范式及其发展[J]. 理论视野, 2013(6):5-9.CSSCI
[21] 赵士发. 论生态辩证法与多元现代性:关于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考[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6):96-103.CSSCI.
[22] 赵士发.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视野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兼谈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J]. 哲学研究, 2011, (7):10-15.CSSCI.
[23] 赵士发.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历史变革及其当代启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 (2):163-168.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4] 赵士发. 中国问题与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反思[J]. 江汉论坛, 2008, (12):16-21.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5] 赵士发. 历史的整体性与人的全面性——论马克思世界历史概念的基本规定[J]. 江汉论坛, 2005, (4):63-66.CSSCI
[26] 赵士发. 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法与问题-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一种解读[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第57卷(6):761-764.CSSCI.
[27] 赵士发.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革命性变革:从历史哲学的视角看[J]. 哲学研究, 2004, (9):11-17.CSSCI
[28] 赵士发. 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第5卷(3):10-15.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9] 赵士发. 世界历史视野内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J]. 理论视野, 2011 (8):21-24.CSSCI.新华文摘,2011(13).论点摘编.
[30] 赵士发.论异化与发展: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 甘肃理论学刊, 1999, (2):20-23.CSSCI
九、获奖情况
(1) 《李达全集》,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2018年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21年获教育部高校第八届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二等奖,排名第2。
(2) 《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2018年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独立。
(3) 《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009年获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独立。
(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视野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载《哲学研究》2011年第7期,2013年获武汉市第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获湖北省哲学学会第一届哲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独立。
(5) 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6) 2013年、2016年两度入选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
(7) 2018年,入选湖北省教育厅第五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育计划。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粹九讲”,2017年12月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育部,不分等级,排名第二。本人作为主讲教师被评为2014、2015年中国大学慕课优秀教师。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粹九讲”,2021年获评“国家一流课程”,教育部,不分等级,排名第二。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7年获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不分等级,排名第二。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5年获评“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不分等级,排名第二。
(12) 2018年,获武汉大学本科教学业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