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西安日报》刊发了我院副教授张帆、研究生丁一献文章:《以制度优势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基石》。
原文链接:
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20-04/07/content_421434.htm?div=-1

原文内容如下: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社会宏观发展和人类历史浩荡潮流的高度,本着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为了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的长治久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与持续繁荣而提出的重要外交理念和全球治理思路。
这一理念和思路,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相结合的产物;是革新人类发展思维模式和拓展人类交流互鉴方式相支撑的结晶;是科学完整、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和指向清晰、价值明确的实践路径相作用的结果。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整体,是理论与实践的价值统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倡导者,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但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同时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大国担当、展现了大国形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阐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方面是对国内治理效能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进一步发挥国际作用的能力、信心和底气的昭示。
当今世界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复杂交错、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相互交织,要求各个国家必须以自身的制度为依托,在开放包容、理解互信中积极寻求合作来加以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风险并存。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交流、交融、交锋不断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得更为必要。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无论是范围还是程度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进而也就出现了利益共同享有、责任共同履行、风险共同承担的基本趋势。这就要求世界各个国家坚持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兴衰与共的理念,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直面世界性问题。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国家制度优势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承担起大国责任、展现出大国担当。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首先是要维护好本国人民的利益福祉、满足本国人民的利益诉求。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再小的问题放置在中国具体的背景下,都可能是一个大问题。所以中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好世界的问题,这是中国的首要国际责任。同时中国也只有首先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发挥国际作用、承担世界责任。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生产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在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既是中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先行积累,同时也是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贫困人口减少、地区稳定安宁、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做出的中国努力和中国贡献。
中国制度始终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其他国家的发展稳定提供制度借鉴与治理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所实现的巨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了中国制度的治理效能。这种效能主要体现在:一是这一制度体系的领导力量,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使得党的自身优势成为了制度优势的重要来源,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以有效发挥。二是这一制度的实践逻辑,即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使得制度效能得到了充分保障。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得制度本身成为了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来进行设计运行和效能发挥的制度体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以及这一制度的优势和治理效能,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参照与启发。这样,一方面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因为制度的相互借鉴而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互信、促进与实现;另一方面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但成为了理念的认同、实践的展开,更是经济的合作、文化的交流与制度的包容与互鉴。因此,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要经验和有益借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中国制度始终坚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用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注入了信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同时也需要世界各个国家在应对全球问题和世界难题时能够守望相助,需要在精神层面不分民族国家、不分种族人群的团结与凝聚。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全世界共同携手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体现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共建共享的共同体意识来充分发挥国际作用,积极促进全世界共同努力,以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来实现经济全球化、以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来应对政治分歧、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来应对文化交锋、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来应对安全争端。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包含了实现中国人民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也要求必须致力于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和福祉。中国经验的有效性、中国援助的真诚性、中国反应的积极性、中国答案的科学性,正在为世界人民展现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新光明前景,这增强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源和技术保障,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