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西安日报》刊发了我院王东红副教授文章: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成功背后的实质。

原文链接:
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19-10/22/content_402215.htm?div=-1&from=timeline
原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用“史诗般的进步”、“伟大传奇”、“重大贡献”、“伟大飞跃”、“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等来形容“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0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家国关系、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方面,揭示了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这有助于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继续沿着中国道路前进,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每一个中国人背后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祖国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更加自信、更加自豪地走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我们的背后是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13亿多人口、具有强大实力的伟大国家,这是我们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祖国。”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复杂的国情。幅员辽阔富饶,民族和人口众多,文明悠久灿烂,精神上文化上高度团结统一,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经历了深重苦难,底子薄且发展不平衡,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逐渐展现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意义。“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国家的广阔舞台为每个人提供蓬勃生长的空间,每个人的不断努力又都是国家繁荣发展的一份力量。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中国梦首先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期盼、共同愿景、共同理想,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同时,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每个人都应有家国情怀,要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始终以国家主人翁姿态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也正因为如此,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使得“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在时空积淀、内外比较、执着实干中,自信而独立自主的中国人必将大踏步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发展变化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现在,世人惊叹中国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步伐之快,惊叹中国社会面貌变化之大,要看到在这些发展变化背后是我们党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品格,是我们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精神。”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这种能力既是我们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无私者无畏,中国共产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也正因为如此,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
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就是要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和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作斗争,把党建设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对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意义,对党领导人民把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到底也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性成就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中华民族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要“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
中国形成了适合我国实际、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继续艰辛探索,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增加、扩大和发挥其优势和特点,显示其效能乃至世界意义、文明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是一个体系化概念,有总体性意义并覆盖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及现代化建设布局的具体性领域。它既标识着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优势,又展示着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优势,着重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它虽强调国家间的比较优势,但重心在社会主义,重点强调制度的差分,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强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富足的精神文明,现已扩展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优势,而非国别的不同。中国优势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优势、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制优势以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全面依法治国的优势、社会治理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在党的领导下,各国家机关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协作,既充分发扬民主,又有效进行集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方面和基层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远,越走越宽广。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