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也适逢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共产党宣言》是宣告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的标志性经典著作。在《共产党宣言》诞生后的170年的时间里,其基本思想极其强大地武装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推动了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进步。1920年,《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版问世。此后,这一著作就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密切结合在一起,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密切结合在一起,与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密切结合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不断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和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在新时代坚持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而且彰显了《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使《共产党宣言》成为中国共产党面向人类发展的未来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动力。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共产党宣言》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新时代推进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共产党宣言》不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和社会变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而且包括着深邃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思想。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说:“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个别地方本来可已作某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鲜明强调。《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经典著作,其中所贯穿的基本思想,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思想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但其中的一些具体的观点和看法,在其产生后170年的人类历史发展中却不断被新的观点和看法所代表。 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科学态度,才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到新时代,使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彰显《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理论主线不断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即是说,“我们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共产党宣言》所标明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同样,要坚持《共产党宣言》的这一理论价值,必须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价值理念,牢牢地确立起了人民在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共产党宣言》在比较资产阶级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差别时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在此基础上,《共产党宣言》进一步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清晰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高理论命题,即在超越了资本异化的束缚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没有任何一个现代理论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相匹敌”。 把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建构的目标,既是历史观念的革命,同时也是发展观念的革命,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继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极其鲜明地把人民牢牢确立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并上升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把握。党的十九大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起点新阶段上以人民为发展中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念和发展观念的新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共产党宣言》百年解读史和实践史上新的里程碑。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人类意识,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引领。《共产党宣言》能够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不是面向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来思考的,而是面向人类来思考的,是对人类命运探索的思想结晶。虽然在《共产党宣言》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但人类意识却构成了《共产党宣言》基本的理论底蕴,这正如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草稿”《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所说的,“按照公有制原则结合起来的各个民族的民族特点,由于这种结合而必然融合在一起。”人类意识和为人类命运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最高的道德准则和激励共产党人不懈奋进的精神旗帜。 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如一地把为人类作贡献作为自己的庄严历史承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这一历史承诺被进一步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向人类发展来思考和谋划中国发展事业时对《共产党宣言》中渗含的人类意识的强烈的时代彰显,也表明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通过推进中国发展来积极影响人类发展的自信,以及践行《共产党宣言》理论价值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自信。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