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准确科学的把握和认识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对于现阶段开展脱贫攻坚,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扶贫思想是在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脱贫经验和理论,创造性地发展形成的科学体系,它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对世界反贫困进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集历史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科学思想体系。 第一,继承和发展前人的反贫困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压迫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剩余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资产阶级为了占有剩余价值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会加剧无产阶级的贫困。同时,马克思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贫困才会彻底消除,每个人才能够自由全面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经过我国几代中央领导人的实践和经验总结,逐渐形成了贫困治理的一系列理论。习近平扶贫思想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的现实需要形成的科学体系,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对新时代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顺应新时代和世界反贫困的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如何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中的一系列举措,切实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短板,保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适应新时代贫困治理的发展要求。 中国现存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且致贫原因复杂,为了能够如期完成脱贫目标,需要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体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实现贫困人口的真脱贫,脱真贫。五年来,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为世界各国的贫困治理提供了有益经验。 习近平扶贫思想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不仅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使我国能够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发展目标,同时也适应了世界反贫困发展的实际要求,为世界反贫困进程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严密的逻辑和执行体系具有高效的实践性。习近平扶贫思想以严密的逻辑体系构成了一套可行性极强的思想理论,推动着我国减贫事业的发展。精准扶贫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关注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坚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高效、精准地分析不同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采取“五个一批”的解决措施,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真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困难。 习近平扶贫思想高效的执行体系,不断推动我国贫困事业的发展。精准扶贫思想在实践中,坚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做到以群众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出努力。在各个主体的支持下,精准的分析各种致贫原因,坚持项目支持、资金支持和各种措施支持多管齐下,做到物质扶持、精神扶持和智力扶持同时发力,增强贫困地区和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已经成功的实现了六千多万贫困群众的稳定脱贫,真正的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着。 报道链接如下: http://share.gmw.cn/theory/2018-08/20/content_30655370.htm 编辑:崔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