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发声 >> 正文
《西安日报》: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0-07-20     作者:任晓伟   点击量:   分享到:

7月20日,《西安日报》刊发我院任晓伟教授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20-07/20/content_432414.htm?div=-1

原文如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建设新的重要成果。《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作为本卷第一个专题,实质上呈现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任务和最重要的使命。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庄重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新时代不断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赢得新的历史辉煌,为人类发展贡献新的文明因素。

坚持新思想 实践新方略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这一专题共收录了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的7篇重要文献。这些文献以宽阔的理论视野,从各个方面回答了谱写新篇章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其中,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与坚持新思想、实践新方略的关系。

任何新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作为自己的标识和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像灯塔一样为中国这艘巨轮渐行渐远、渐行渐深指明方向。只有牢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以巨大的认识上的自由性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万众一心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新发展理念、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等。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开辟出了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新路径。

在推进新的伟大斗争中展现新作为

这个专题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不断往前发展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把胸怀“两个大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基于“两个大局”的宏大视野来看,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是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挑战,都需要中国共产党坚持底线思维,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考验中以伟大的斗争精神一以贯之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中国事业的主心骨。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能力,在坚强的自我革命中展现新作为,始终把自己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

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这一专题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是,在谱写新篇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理论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理论使命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把中国经验升华为理论原则,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到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新征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造精神世界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征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伟大斗争实践,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坚韧的理论毅力、鲜明的理论品质,创造性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阶段,同时这一思想通过回答人类的命运和中国的前途等一系列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新境界,形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标志着世界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开始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极大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也为中国共产党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理论自信。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研究员)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