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发声 >> 正文
《西藏日报》:把回信精神转化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强大动力
发布时间:2020-03-30     作者:王东红   点击量:   分享到:

3月30日,《西藏日报》刊发我院副教授王东红文章:《把回信精神转化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强大动力》。

原文链接:

http://epaper.chinatibetnews.com/xzrb/202003/30/content_20497.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69C97

原文如下:

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大学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17名学生的回信,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全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特殊时期,是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西藏、情牵西藏各族人民的又一篇宝贵文献,是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再丰富。

学习贯彻回信精神,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珍惜维护来之不易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大好局面。2020年初,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在京的学习生活情况,表达了看到祖国70年来发展成就的欢欣鼓舞,对党和国家关心西藏人民生活、关心西藏学生的培养和支持西藏医疗事业的感激之情,以及学好本领后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决心。这一爱国、感恩、立志的举动,必然得到肯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所说,“得知你们17名同学在北京进行临床实习期间,既锻炼了临床基本功,也坚定了献身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念,我很欣慰”。推进新时代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始终得到党中央的关怀,全区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永远是西藏各族人民的主心骨,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永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风俗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藏历新年就要到了,我向你们以及藏区各族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藏历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与汉文化不断交流渗透。藏历新年是藏族传统节日,在西藏和四川、云南、青海、甘肃四省藏区的各族群众,都欢度这一富有民俗气息的重要节日。2011年, “藏历年”作为民俗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老的藏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之一,在世界传统医学和中华民族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藏医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取得长足发展,从业人员不断增加。17名西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远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充分学习与运用西医,将来造福西藏人民。首钢医院已为西藏大学培养了77名临床实习生,有60名学生已走上工作岗位。这都集中体现了我国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传承发展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流,也形成了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不断铸就着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发挥对口支援制度优势进一步增强内生发展能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自2016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每年接收10至20名西藏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到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钢医院完成约一年的实习。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既制订周详的实习计划,选派优秀师资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基础技能培训等业务活动,提供参加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等机会,又精心安排了参观国家博物馆、冬奥组委会等业余生活,从而让西藏大学生锤炼能力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增进了“祖国一家亲”的情感,强化了民情国情认知,坚定了理想信念。对口支援所创造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社会条件,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相互了解尊重、包容欣赏、学习帮助。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充分利用对口支援优势特别是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和就业援藏的契机,盘活和对接内地的人才、管理、资源、技术等优势,培育西藏自身科学发展的能力。

学习贯彻回信精神,推动教育领域守正出新

加强改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最宝贵、最重要的经验。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西藏各学校要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构建高校良好的政治生态,通过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学习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要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精神,为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引领,为党和国家输送更多更好人才。

做好大学生毕业创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回信中寄语,“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自治区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从资金、服务和舆论等方面举措,保障各族群众就业有门路、收入有保障。2019年,自治区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6万多个,实现就业2.3万人。目前,需继续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多措并举帮扶大学生到企业、到内地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鼓励西藏本科专科学生继续深造。增加基础教育、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多管齐下统筹做好西藏籍和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政府、家庭、企业、学校、社会都要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的大学生主动提供各方面保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勉励青少年陶冶情操,多学点历史,多了解点国情,开阔视野,刻苦学习,热爱科学,全面发展,努力实践,健康成长,掌握真才实学。2019年,西藏学前藏汉“双语”幼儿园覆盖66.8%的行政村(居),高校理工农医类专业达60%以上,38.9%的学校实现智慧教育覆盖。当前,仍应不断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拓展,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提高各级各类学生学习能力,聚焦残疾儿童少年、困难学生等群体,查堵控辍保学的漏洞,强化“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中的弱项,加速教育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教育”覆盖,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特别是要推进高等教育完善学科布局、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主动服务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西藏全面小康重大需求。

学习贯彻回信精神,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推动西藏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医学教育有深切期望,勉励同学们“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西藏和平解放后,继1953年至1954年中央昌都民族卫生工作大队举办共69人的两期初级卫生人员训练班后,拉萨、日喀则等地也开办类似培训班,培养了西藏第一批本民族初级西医卫生人员。之后,藏族青少年在北京、雅安、成都、兰州、哈尔滨、重庆等地的医科院校、卫校、药剂学校通过代培、西藏班、短期培训等形式,快速补充到西藏医疗卫生战线。1972年9月,西藏民族学院畜牧兽医科等师生到林芝新校学习。1973年,西藏民族学院医务系37名师生到昌都地区波密县扎木镇(现属林芝市)建立教育基地,边教学边医疗……西藏高等医学教育机构经多次合并、改设、升格、单独设置等,至今形成了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藏医药大学以及西藏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的办学格局。西藏医学及其教育史,以及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一府两部”或省部共建、“团队式”对口支援以及社会援助、国际援助等都为办好新时代西藏医学教育提供了物质与精神资源。西藏涉医高校应增进医教协同,同时要联系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做好高原环境疾病、藏医药健康技术和产品、少数民族人体结构信息和特殊护理等方面的科研攻关,承担好医疗救护、预防保健等工作,培养更多更好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公共卫生人才。

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回信也透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健康等民生建设的密切关注。应根据历史和自然条件、人口居住及聚集方式、干部群众精神文明状况等实际,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特别是通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维护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整治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区域和农牧区的环境卫生。保护野生动物,防范农牧区动物疫病和边境地区生物入侵风险,加强疫苗安全监管,严格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和医疗废物处置,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卫生知识科普和疾病疫情防控普法宣传,注重饮水安全和营养搭配,改变陈规陋习,倡导各族群众树立健康意识和文明生活方式,放大相关体育运动赛事的溢出效应,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治理影响群众健康的危害因素和突出环境问题,增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美化城乡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有力保障。

提升基层疾病防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需要补齐民族欠发达地区基层地方的医疗服务和重大疫情防控短板。因此,西藏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与应急管理、食品药品标准和检验检测、疾病预防控制等制度体系,开展好预约诊疗和远程医疗服务,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巡回诊疗、定期健康体检,以及高原性地方病等专门疾病筛查防治,加强精准康复和残疾预防,提高妇幼老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能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特别是增强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宗教活动场所等基层医院或卫生室的专业医务人员、药品医疗器械、防疫物资等配备和应急时期生活必需品配送储备,丰富卫生健康服务内容,规范管理相关慢性病患者,提高农牧民、基层干部、僧尼预防疾病意识和能力,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稳定提高脱贫质量。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