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9-24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全院师生: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现已举办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学展示科研教学能力和学生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成为社会选拔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人才培养效益。为积极备战陕西省和全国“挑战杯”竞赛,进一步推动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现举办第十七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凡我院在册的全日制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均可参加。

二、竞赛方式

(一)作品申报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专业,参赛作品一般应在《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目》范围内选题(文学、历史两个学科不受此限定)。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参赛作品应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须承担参赛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且合作者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两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两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须申报集体作品,以其中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作品归类评审。

(二)竞赛赛制

院级竞赛由各学院统一组织,并将优秀作品报送至校赛。校赛分预赛、复赛两阶段进行。预赛即陕西师范大学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者向组委会提交参赛作品,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为基本评判标准,选出部分作品,由评委会提出修改意见并进一步完善,进入复赛。通过复赛、决赛选出优秀作品代表我校参加陕西省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和全国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

三、大赛赛程

(一)重点宣传阶段(2020年9月23日至9月29日)

下发相关文件,宣传学校有关激励措施,并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作品指导,为竞赛活动营造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以及技术指导。

(二)作品准备阶段(2020年9月30日至10月28日)

(三)院内预评阶段(2020年10月29日至11月15日)

1.学院团委邀请专家对上报作品进行集中审议,对各参赛作品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

2.各参赛作者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次提交。

(四)作品汇总上报阶段(2020年11月30日前)

(五)校内评选阶段(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

1.组织我院优秀作品参与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评选。

2.竞赛评委会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复赛并提出修改意见。

3.将评委会对复赛作品的意见反馈给作者,由作者对其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

4.评委会遴选优秀作品代表我校参加陕西省和全国竞赛。

5.编印陕西师范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集。

四、奖励办法

(一)学院组委会将根据评审情况,评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并颁发荣誉证书。推荐优秀作品若干项报送至校赛。

(二)校赛组委会将根据评审情况,评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并以学院为单位评选优秀组织奖5名,分别给予专项经费奖励3000元。

(三)在2021年陕西省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奖者,将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予以奖励;获得奖励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可优先参加我校研究生各类奖学金的评比,在符合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中期筛选的申报资料。

五、报送要求

申报作品需填写作品申报书(附件1),同时提交电子版、纸质版,单个项目材料放置于1个文件夹内,命名格式为“学院-姓名-项目名称”,在10月28日前,由年级汇总后统一将参赛材料报送指定地点。

本科生纸质版材料报送至文澜楼3416室,联系人:冉迪,电话:17323920667,电子版材料发送至1277534457@qq.com;

研究生纸质版材料报送至文澜楼3421室,联系人:李益,电话:19891271597,电子版材料发送至2642365867@qq.com。

六、咨询方式

联系人:张倩 王健

电话:029-85318665 029-81530769

附 件:

附件1:作品申报表.docx

附件2:作品汇总表.docx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