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东
发布时间:2018-09-21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基本信息

性别:男

民族:汉

职称:讲师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出生年月:1982年8月

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建设

学历背景

2003.9-2007.6: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读本科。

2007.9-2010.6: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读硕士。

2010.9-2014.6: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读博士。

工作经历

2014.6-2017.3: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

2017.3-至今: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兼职

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特聘教授

教学情况

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科专业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全校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等课程。

课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相关“主义”比较研究》,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参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同异比较研究》,2015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主持)。

《“过时论”和“背离论”辨析》,2012年山东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主持)。

《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逻辑前提和实现路径研究》,全国党建研究会2016年自选课题(主持)。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实践特色研究》,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2015年重点调研课题(参与)。

著作教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同异比较研究》(专著),山东大学2017年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研究》(参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学术论文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视野》,《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3期。

《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逻辑前提》,《理论学刊》2013年第9期。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比较研究的思考》,《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5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分析》,《学术论坛》2012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会诊”资本主义:美欧资本主义模式命运的大辩论》,《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5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重性》,《学习论坛》2015年第4期。

《“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社科纵横》2015年第1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有机统一”》,《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2期。

《中共七大对“共产主义问题”的基本认识及其启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第一次科技革命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4年第12期。

《聚焦解决问题正确处理三个关系》,《西安日报》2017年6月19日第06版。

获奖情况

《抗日战争与民族复兴文化认同的重新建构》,获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西安政治学院“抗战胜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文二等奖。

《新世纪以来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基于<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分析》,获中国延安干部学院2015年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研讨会优秀成果奖。